曾经觉得不停追逐都市的璀璨霓虹是目标
也曾觉得,三点一线的节奏
就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心的方向,在何方?
答案有很多种
“学习”或许是最好的一方式
四季如春的昆明
充斥着生活情调的昆明,
它是新旧交替,未来和历史的交界处。
你可以在石板路上玩滑板,
也可以在古朴设计的金马坊旁边逛一逛商圈。
但在这里,寻找到生活的另一个模样
找到周末的另一种方式
学习知识和提升自我
远离都市的喧嚣
找寻心中的净土
重回课堂
为理想找一个歇息地
把时间交给课堂
巨仁教育携手928课堂清大总裁智慧训练营
这个周末,邀您一起学习
欢迎您在疫情后2020年的第一次课程,
我们一起共同学习。
……
5月16日--17日,中国十佳讲师(金融类),亚洲金融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学会教授顾问,中国注册上市保荐人纪可人教授,应邀请做客云南省委党政干部培训中心,为928课堂清大总裁智慧训练营总裁班学员讲授《经济下滑与疫情双击下的最新中国经济展望与企业发展新思路》课程。云南本地总裁班企业家学员闻讯而来,一同聆听了纪可人老师为期两天的精彩课程。
纪可人老师幽默诙谐的自我介绍方式,瞬间点燃了上课的氛围。接着以纵横捭阖的具体经典案例,运用企业并购与资本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详细解读了其成功之处,用对专业的反复咀嚼和深刻理解,转变为极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学员;通过案例分析的恰当运用,升华学员对知识和经验的透悟;通过对核心内涵的提炼,让学员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中抽出主干,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讲解中,纪教授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宏观视野与微观操作相结合,以生动的讲解与互动研讨,使得教学现场气氛活跃,趣味性强。通过对实操技巧的归纳整合,让学员马上能够学以致用,改变局面、达成目标。课堂上,学员们还就某些热点问题与纪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两天的授课,纪老师以其追求演说家的激情和风采、哲学家的思维与思辨、相声演员的风趣和幽默、教授的严谨与执着,使在场学员与教师无不沉浸其中,连连称赞。课后,大家依旧不愿离开,有的向纪可人老师请教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有的抢着和纪老师合影留念,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课程收获颇多。讲一堂可以转变思维、开阔视野的课,用一块智慧砖引出您突破成长的玉,这才是我们办学的心之所愿。
附:小编课堂笔记整理
在商业升级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小看人们对认知的一个升级,因为认知决定了人的行为,是社会运行的最底层逻辑,这个逻辑一旦改变,商业的结构都将被重构和再造。我们虽然遭遇了疫情,但更多地应该是思索,疫情过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危机中我们该寻找什么样的机遇,以防未来再有疫情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未来的发展要靠“本事”吃饭,以往靠“打擦边球”、“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已经过时,企业家们一定要多学习、多交流。
为什么近些年大家感觉钱越来越难赚、各行各业越来越不好做?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问题?
一、通胀泡沫和疫情双击下的企业发展思路
(一)疫情带来的内忧
2020年的开端,我们被疫情打乱了节奏,很多企业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如餐饮、影院、旅游、交通运输等。
1、对餐饮业造成的巨大冲击
2、对影视行业的冲击
3、对旅游行业的冲击
4、对制造业的冲击
(二)外患
目前,美国正式提出两点:
1、要求世界卫生组织给中国28天时间,如果中国政府在28天之内不能有效解决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就会把中国列为疫情国家。一旦中国被列为疫情国家,对于“进出口”绝对是“重灾”。
2、美国将将我国重新定义为“发达国家”,中国以往是发展中国家,被列为发达国家以后,中国以后就不能在享受发展中国家一些政策、优惠举措等。
本次疫情给我国带来深远的影响。就算疫情得到控制,紧跟的便是物价上涨和失业上涨,而且是非稳定性的一种上涨,至少中国的上半年“堪忧”。
(三)通货膨胀
我们国家严重通胀,在前几年通过供给侧改革就不停的在挤泡沫,目前通胀已经严重到央行发行的货币总量M2为194.42万亿,也就是我们国家的货币发行总量比欧洲发行货币总量加上美国发行国币总量还要多1.5倍。钞票印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进一步导致钞票贬值,这是个恶性循环。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如此严峻的通货膨胀呢?
要从2009年放出的4万个亿说起。当初是为了刺激中国低迷不振的经济,将内需拉动起来,但当年央行放了4万亿,地方政府发债,再加上各大国投投资,整个2009年放出了15.9万亿人民币。但问题是,这些钱并没有流向它该流向的地方:“农林牧渔”、工业、矿业、服务业,而是流向了投机市场,所以2009年中国股市回暖,楼市也是经过2008年严冬以后,经过这笔钱的推动也在2009年迎来了第二春,这个春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楼市长的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关键是到了今天,当年发行的15.9万亿人民币都没有完全消耗完毕。近两年股市、楼市受政策打压,这些钱又流向了奢侈品、文物艺术品等领域。
通胀和疫情对中国的影响,今年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仍需大家勒紧裤腰带。
二、中国人投融资市场的瑕疵
中国人的“投资”更多是“投机”,不能叫“价值投资”,很多人喜欢一夜暴富,但暴力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这个年代的发展要靠“本事”吃饭,而且真正优质的项目是不可能马上就有收益的,就算有收益也不会马上很高,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金融行业很乱,很多投融资做P2P的除了很多问题,因为你盯着别人的利息,别人盯得是你的本金,所以近些年由于投融资自己本身的狭隘造成了很多市场的混乱。
对于老百姓来说,稳当的投资除了二级市场炒股也就是炒楼,一级市场的投资接触不到。中国一级市场的主板市场企业3488家加上创业板上市的931家企业,80%以上都是以圈钱为目的。真正优质的企业并不多,一级市场尚且如此,何况二级市场?中国的股市并不是很好。
三、人口红利问题的思索
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日本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40%,中国是38%,将很快超越日本。目前我国还有30%的青少年正在学校里面读书,不可能给国家直接创造收益,这样就是为什么说60后、70后、80后、95前的三代人特别艰辛,这三人是目前我国的中坚力量,可是占比不到40%,也就是目前35%的人正在养活65%的人,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被迫放开二胎计划。
10年以后,中国人口又将是一场大爆发,至少会增加1-2亿的人口,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不会死。
四、并购浪潮下的企业生存之路
自2013后,一直学习美国“行业资源的垄断机制”,在中国掀起了国企疯狂的收购民营企业的大浪潮,如果不出现疫情,去年年底已经开始第三波,所以为什么要大家抱团取暖,未来肯定是“大鱼吃小鱼,小鱼联合起来对抗大鱼”的局面,国家的政策是为了淘汰不适合未来发展的企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会对中小微企业造成重大伤害。
五、 人才需求与企业战略性发展
作为一个企业家,一定不要“事必躬亲”,“事必躬亲”不仅辛劳,也不见得会做出什么成效,老师建议,经营企业要更多地学习刘邦,而不学项羽,不要成为“孤胆英雄”,刘邦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后勤保障不如萧何,但刘邦却善于驾驭这些人才为他所用。所以未来企业发展,企业应该思索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才,然后带领大家向前冲。
对于企业来说,最被看中的两点是:市场占有率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性。建议中小微民营企业家一定要有战略思维,2-3年内求生存,5年之内做中期发展规划,10年以上做长远规划,一定要注重战略型发展和人才。
六、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
放眼目前“富二代”,很多“不靠谱”,值得企业家 深思。
七、外商投资进驻的冲击等问题
外国人在中国的占股比例最高不超过49%,中方以51%绝对控股,但是,规则打破了,前年年底去年年初,我国为了减少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与美国签订合约,被迫放开对美国外商投资限制,也就是未来美国人可以享有在中国绝对控股权。外国企业进驻到中国对很多民族传统企业将是冲击。
01 近几年经济总结与回顾
一、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经济增速逐季放缓
有22个省市下调 GDP增长目标,30省平均调低了0.4 个百分点,10余省将目标增速 调至6%左右。
(一)制造业具体分析
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红利加速消退
举个案例,一家做钢铁的企业, 2015年利润只有1.1亿,2016年 变成6.9亿,2017年高达25.5亿, 2018年约30亿。钢铁这一传统行 业,这几年利润增速远超100%, 支撑的逻辑就是钢铁价格受供给侧 改革影响持续上行,所以钢铁企业 这几年过得非常舒服。
这个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供给 侧改革的红利正逐渐消退,2019 年钢铁价格涨不动了,2020年面 临着明显的下跌压力。
(二)基础建设
基建:地方政府清理表外财政,力不从心
地方融资渠道受限,基建投资出现断崖式下降,政府引导基金大幅萎缩,地方融资渠道受限。
PPP开始兴起,让本来市场化的东西 变成有担保收益的项目。PPP领域全球做 了几十年,PPP项目最成熟的国家英国也 就几百个项目,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在 不到2年里有一万多个项目落地,干成了 世界第一,因为好多是假的PPP项目。
为什么2019年开始下滑了呢?因为财政部发现这个模式不对,积累了大量的债务风险,而且,政府表外融资也应该受 到监管。为了加强监管,财政部把PPP项 目库整改,很多项目不合规而被清理出库, 结果导致基建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
(三)出口
出口:抢出口效应过后是更大的压力
得益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和企业加快出口节奏等因素提振,中国出口整体数据相对可观,但持续升级的贸易摩擦为出口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的出口数据还较为可观,动力有两个方面:
1、 人民币贬值;
2、 企业抢时间差、抓出口机遇。在这两个动力消退后,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滑;另 一方面,全年贸易保护主义升级,中国商 品和服务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 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内需,但现在面临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困境。
(四)金融
金融:出清还在继续,挤泡沫仍是常态
2015年中国经济金融业占GDP比重 就高达8.5%。美国在金融危机最鼎盛时 候也就7.4%,日本在经济泡沫最发达的 时候也不过6.9%。中国的8.5%高于美国 和日本,也就是说中国在成为技术大国之 前,先成为了一个“金融大国”。主要是因 为金融业有泡沫,比如说P2P。
因为一开始无人监管,野蛮生长,在 几年时间之内,中国P2P干成了世界第一, 有几千家平台。现在监管部门意识到这个 问题的严重性,监管过程就是继续挤泡沫 的过程。淘汰不合格P2P,行业加速洗牌, 走向规范。今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过 去经济寒冬遭殃的是农民工,今年金融寒 冬“遭殃”的是金融民工。
(五)房地产
房地产:供需两端承压,地产企业继续过冬
从供给端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是由土地购置支撑,由于土地市场遇冷,现已出现回落。
从需求端看,房地产调控趋严,信贷收紧,商品房销售整体处于下行周期,销售处于相对低位。
北、上、深、广这些一线城市,以及 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 实际上库存也并不高。由于前两年货币宽 松政策,资本又涌入这些库存不高的地方, 推高了房价。另外,在未来10年、20年 内房价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区域经济核心 的城市仍存在不少机会。
但很多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县 城,由于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接近尾声, 这个利好将逐渐退潮。过去几年房价上涨 过度透支了购买力,尤其是棚户区改造严 重的城市,透支也更严重,一批城市房地 产开始逐渐放松,开始变相取消限购。
二、区域性战略经济发展
(一)新旧动能转换
(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乡村振兴计划与返乡创业大培训
(四)西部陆海新通道
(五)中原振兴计划
02 疫情的影响及企业新思路
一、消费减少
新型肺炎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出门减少,因此疫情对 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尤其是对交通运输、 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影视娱乐等服务型消费。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 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
2019年春节七天假期内,全国零售和餐饮业销售额约 10050亿元,受此次疫情影响,据估算餐饮零售额仅在7天内 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原本被看好的春节档在大年初一仅 收获惨淡的181万元票房,而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元。
整个娱乐行业损失1千亿元,餐饮行业损失1万亿元,零 售行业损失2万亿元,国际航运减少60%,铁路客运量下滑 70%。
二、中小企业困局
近年来,贸易战已经让许多制造业企业处境 艰难,如今疫情如同雪上加霜,他们承担了所有 的经济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债务风险、违约风 险。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恢 复正常生产,大多数企业可能都撑不过两个月。
三、对企业的长远影响
对于宏观而言: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 显的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对于行业而言: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受到冲 击最大。年后制造业订单交付将出现延迟,合作的上下游会受到影 响,生产企业面临损失。生产恢复过程迟滞、交货时间目前尚难以 确定,尤其是出口行业的订单交付延误,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
对于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四、着急出门务工的低收入人群
五、未来发展应对之策
(一)数据分析
善于进行数据分析,判断研究未来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顺势而为(区域疫情发展状态, 市场的变化,上下游伙伴供应能力,物流能力,自身企业内部变化等等,这些数据的采 集和整理可以让自己第一时间做出疫情后的部署和调整)。
(二)抱团取暖
抱团取暖(外部抱团、内部抱团)
1、 外部政企、银企抱团
2、 内部企业与企业抱团、企业与员工抱团
(三)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和市场关系,联合自救
联系和沟通要点:首先是我有实力可以熬 过去;其次我更为主动的愿意和对方保持联系 和交际;再次我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根据疫 情的变化第一时间做到快速响应;最后我愿意 以预订单方式提供更好的合作价格和交易方式。
在这种信息黑洞期,唯有不间断的加强彼 此的联系,甚至在后疫情时期开始有针对性的 进行有效传播,是能够在一旦恢复正常经济秩 序后可以快人一步抓住先机。
(四)寻求新商机
积极在疫情中寻找新的商机与商业模式生命科学行业、养生保健行业、人工智能、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电商,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线上项目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短 视频,游戏、新媒体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增加。
(五)品牌传播
适当的品牌传播(有针对性的借助自媒体和丰富的媒介公关,还是可以发出有效的 声音,这样的声音对自己企业的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都至关重要。
几点深思
一、现金为王
以前我们认为扩大资产的规模才是企业扩张的有效手段,通过本次疫情很多人开始明白“持续稳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现金流才是企业长命百岁的关键”。
二、习惯能够触动变革,也能够阻碍变革
本次疫情给我们提出的口号“习惯能够触动变革”,但习惯也有可能阻碍变革,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2003年催生了淘宝、京东、前程无忧让原本线下的模式传到线上。
2020年将催生一批知识付费达人,如直播、带货、网红等新模式。但面临创新,如果打破习惯会令人觉得别扭,所以在习惯方面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验要根据每个时代不同的变化而革新,要响应每个时代消费理念的改变,未来的发展要线上+线下一起操作。
习惯阻碍变革还有“贪婪”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因素。
三、关系的转变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隔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独立,传统的公司架构会受影响,因为每个人都变成了“独立的经济体”,未来可能会增加一个岗位,即“职业经理人”,由专业团队组成。
四、智慧城市
疫情期间,“呼之欲出”,方便政府管理。
EMBA总裁班实战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学习时间:
学制一年,每月集中面授两天课程
学习方式:
29800元即可参加EMBA总裁班线下课程
(含授课费、资料费、教学管理费等)
学习热线:0871-68309242
课程顾问
王老师:130-3336-3553
周老师:158-7796-5327
吴老师:158-8728-6525
张老师:136-2948-3642
丹丹老师:159-6946-7002
编辑丨曹琼
日期丨2020年5月18日